青江大堤在八月暴雨中震颤,陈凡的雨靴踩在渗水的混凝土护坡上,望远镜里能看到下游县城闪烁的万家灯火。他弯腰抓起一把泛着蓝光的泥沙,指尖捻动时感受到颗粒异常的粘性——这是被基因菌腐蚀过的混凝土残渣。
\"陈书记,水文局最新预报,洪峰将在两小时后到达。\"新任防汛办主任小跑着递上pad,屏幕上的三维洪水模型显示,被微生物侵蚀的堤防段承压能力只剩设计值的43%。
陈凡的登山杖重重戳进松软的堤坝接缝,浑浊的泥水立刻渗出形成小漩涡。他转身对正在铺设防渗膜的武警官兵喊:\"二连去加固上游三百米的老闸口,那里有九十年代的蜂窝状空洞!\"
省水利设计院的老院长突然挤过人群,白发上沾着雨珠:\"不能直接抛投砂石,会破坏菌群平衡!\"他展开泛黄的施工图,某处用红笔圈着的桩基位置,正是现在渗水最严重的区域。
陈凡的战术手电扫过图纸边缘的签名栏,突然定格——这位老院长正是二十年前该堤防项目的设计审核人。暴雨中,两人的目光在图纸与现实堤坝间反复比对,同时发现图纸比例尺被微妙调整过0.05%。
\"当年验收时,你们用生物凝胶替代了部分钢筋?\"陈凡的质问混着雷声。老院长浑身一震,怀里的防水文件袋滑落,露出里面泛着荧光的实验数据——正是青龙化工十年前申报失败的专利材料。
抗洪指挥部的军用帐篷里,陈凡将两张不同年代的图纸叠放在透光板上。当2013年的加固方案与2003年的原始设计完全重合时,某处本该浇筑混凝土的区域却标注着\"生态修复区\"。他的钢笔尖突然刺破图纸,露出
\"立即调取十年内的防汛物资台账!\"陈凡的声音让帐篷外的雨势都为之一滞。当审计组的笔记本电脑接入内网系统时,某个加密文件夹自动跳出的预警提示,正是陈凡三年前在全省安全生产会上要求植入的追踪程序。
凌晨三点的省防指会议室,陈凡扯开第五袋速溶咖啡。投影幕布上的资金流向图突然出现环状波动,某笔八年前的防汛工程款,经过七次跨境周转后,变成了墨尔本某豪宅的购房定金。他的拳头砸在会议桌上,震翻了纪委主任的保温杯。
\"查鑫隆贸易2015年的海关报关单。\"陈凡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重点找标着'生物制剂'的货柜。\"他的手机突然震动,是公安部经侦局发来的协查通报——某个被国际刑警通缉的化工专家,护照照片与青龙化工菌种失窃案的监控背影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