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最新的命令就下来了,让他们务必前往艾森海因集结,并利用那里天然的地形优势防御住敌人可能的进攻。
内务大臣和财政大臣自认为已经从军事的角度为前线的将士们考虑好了。
艾森海因这地方距离格林尼亚有一段距离,敌人要想进攻过来中途肯定要花不少时间,这点时间足够城里的部队做出应对。
而且这座城市周边全是易守难攻的地形,帝国军完全可以在这里设置一道道防线不断阻击敌人。
最后这里也是北部铁路的主干道之一,后勤补给完全可以用铁路来运输。
当然,最后面这一点才是两位大臣如此安排的关键所在。
因为单一的铁路线供给意味着这三个师的后勤供给全由他们两个部门说了算,到时候拿捏起来肯定比现在方便得多。
可以说比起玩小心思,这帮人才是专业的。
但他们自认为考虑周全的举动在前线的三位师长看来完全就是奔着要他们的命去的。
不管艾森海因这座城市有着多少优点,两位大臣的通讯信中对其美化了不少,但这座城却有着一个避无可避的致命缺陷。
那就是城市面积太过狭小了!
三个满编师总计七八万人的部队,全都要挤在这样一座堪比远东小县城的城市里,想想都让前线的三位师长感到害怕。
理论上来说如果这七八万人是来旅游的,这个城市也能够勉强住下,但如果是要执行作战任务的军队呢?
这里不管是山谷内的城市艾森海因,还是周边易守难攻的山脉隘口都不适合大部队的展开。
有再多的人都没用,一条山路就那么宽,一次能够投送到前线的部队就那么点人。
三位师长在刚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就推演过了,如果敌人前来进攻,那么他们就必须把战斗的前线发给推到北部丘陵的边缘地带才可以。
不然的话等敌人进到丘陵山区里面来,你守着山脉隘口、我也守着山脉隘口,咱们谁也别想打过去。
战况到时候一定会发展成胶灼的拉锯战,山区的地形极大地限制了重型炮兵和机甲的作用,等于是将帝国军的部队给全部降级到只能打步兵战的层次。
消耗战一旦打起来,敌人能不能拼得过三位师长不是很清楚,但是后方的两位爷绝对是要大发雷霆的。
因此这才有了克林师长主动请缨带领119师率先开赴艾森海因的事情。
“那么现在怎么办,这地方本来就去不得,我们现在过去敌人只要堵好了隘口我们就只能一点点跟他们磨的,但是上面又催的实在太紧了。”
120师师长克伦斯克十分憋屈地问道,而121师师长维尔坦茨也只是叹了口气说道:
“把所有的一切都上报给伯国宫廷吧,前前后后我们收到的那么多催促信以及我们对艾森海因这里的看法也打包交上去吧。”
“天了,这是要引起宫廷内斗的?!”
克伦斯克师长十分惊讶,但一向脾气温和的维尔坦茨师长此时却面露狠厉地低语道:
“那就让他们斗,那群老爷们内斗也总好过让我们去送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