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应该都还未得到更加详细的情报,据锦衣卫的密报所言,尽管明朝的大军分成了三路,但与他们之前攻打我们时的情况大相径庭。
这次他们的行动显得异常迟缓,行军速度不仅缓慢,而且有部分队伍在行进过程中更是散漫无章。
如此看来,杨嗣昌极有可能从原本的军队中抽调了一部分精锐力量,将其留在中军大营,以护卫他这位督师大人的安全。而他自己,则甘愿充当诱饵,引诱我们上钩。
基于此,我有一个初步的设想。虽然杨嗣昌有意分兵,试图引我们入瓮,但这未尝不是一个可乘之机。”
张定不紧不慢地说道:“正所谓福祸相依,杨嗣昌这个计划虽然是冲着我们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法将计就计。毕竟,故事还没有发展到最后一页,谁也无法预料最终的结局会如何。”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虽然杨嗣昌为了自身安全,特意留下了一部分兵力,但这部分兵力绝对不可能有十万之众。
毕竟,他需要分兵去执行其他任务,不可能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自己身边。所以,他的安全系数并没有那么高。”
张定微微一笑,继续道:“否则的话,我又怎么可能有机会将他拿下呢?如果真的有十万大军守着他,那我岂不是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傻瓜,还去对他动手?”
当然,如果张定选择按兵不动,那也是万万不可的。就拿这次杨嗣昌兵分三路的情况来说,这无疑会对张定的势力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尽管这次杨嗣昌的行动有可能只是虚张声势、故作姿态,但谁又能保证下一次他不会动真格的呢?毕竟,战争的局势瞬息万变,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且,即使这一次杨嗣昌只是虚晃一枪,张定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没有外部的有力支持,仅凭张定自身的力量,想要完全守住手中的城池这个难度是很高的。
毕竟,双方实力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张定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就算是他亲自出马,恐怕也难以抵挡杨嗣昌的攻势。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连张定自己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又何必去强求他人呢?在这种情况下,张定必须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寻找一个更为明智的应对策略。
“大王,依微臣之见,这确实是一场豪赌,但也是我们不得不赌的一局。
您想啊,如今境内那些前朝余孽们都在暗中窥视着咱们呢,他们就像一群饿狼,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只要我们稍有示弱,他们便会如饿虎扑食一般猛扑过来。
到那时,恐怕整个局势都会瞬间失控,我们辛苦建立起来的大厦也极有可能在顷刻间轰然倒塌啊!”
钱进一脸凝重地分析道,他深知眼前局势的严峻性,看似风平浪静的表面下,实则暗潮涌动、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