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月娘想了一下,问:“你们一个上午看了多少个病人?”李敬德想了一下说:“我这边看了三十个左右。”卿离说:“女病人大概二十个。”
“这样算下来一个上午你们大概能接诊五十个病人,下午也差不多,这样吧,今天时间紧急,只能临时做一些号码牌,从一到五十,你们按照病人来的顺序发给大家,叫到号的就可以看病,每天就上午五十人,下午五十人,这样的话,病人拿到号后就大概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看到病,就不用一直排队等候了。”
子姝听明白了,她高兴的说:“这个法子好啊,这样我们晚上也可以休息一下,要不然病人源源不断的来,我们都吃不消啊,娘真是太聪明了。”
说完就去找纸和笔,今天只能暂时在纸上写了,孙月娘让他们几个洗手吃饭,子龙来写号码牌,这个简单,几分钟子龙就写好了。
孙月娘觉得这种临时的使用不方便,等会她要去找一个雕刻师傅,请人帮忙把号码刻在竹片或木片上,这样既美观又可以循环使用。
果然,下午发了号码牌后,药堂前面就没有那么乱了,只有前二十个号的在排队,后面的离家近的就先回家等着,离家远的,可以在附近闲逛一下,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再过来,子姝松了口气,今早的那种吵吵嚷嚷的压迫感让她快要窒息了。
孙月娘带着子龙和两个丫头四处寻找可以刻字的地方,终于在一个巷子里发现了一家,孙月娘说了自己的要求,店家之前没有做过这样的生意,不过听起来很简单的,于是他找出一个竹片,在上面刻上壹字,想想不满意,又把竹片周围打磨了一下,
孙月娘让他在竹片上方穿个孔,到时候绑跟绳子,所有号码牌按顺序挂着,这样方便发放,她让老板就像这样从一一直刻到一百,老板没想到能接这么大的生意,高兴的应了,每个牌子两文钱,老板让他们晚饭时间来取。
晚饭时子姝看到这些牌子,高兴极了,有母亲就是好啊,母亲什么事都会帮她考虑周到,由于限定了人数,酉时末他们就可以休息了,吃完晚饭,孙月娘接了卿离和两个丫头回去了,子姝他们的医馆住不下那么多人。
回去的路上,卿离和孙月娘提起了今天被竹子刺穿身体的病人,她担心那人的创口太大,伤口愈合得不好,孙月娘脱口就说:“伤口太大,那你怎么不给他缝起来了呢?”
子龙听后大感奇怪,一向靠谱的母亲今天怎么会说出那么离谱的话,他说:“娘,您是没听清吗?那是个人,不是一件衣服,伤口怎么能缝起来呢?”
孙月娘也怪自己口太快,原来这个时期,还没有清创缝合术啊!正想解释时,卿离开口了:“我曾听爷爷说过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医会这种缝合术,他靠这种缝合术救了很多人,可是后来这项绝技却失传了。我爷爷和我试着给受伤的小兔子缝过伤口,居然成功了,但是在人身上我们没有试过,主要就是怕伤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