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安宙扯开衣领,露出脖颈处蜈蚣状的弹痕:\"让油库把最后那批硝酸甘油炸药搬出来!\"他忽然咧嘴一笑,\"通知林部长,该放‘烟花’了。妈的老子忙着连轴转一天下来被这两人折腾的南北四处跑。就没一天时间休息的。\"
哈尔滨地下三百米的秘密仓库内,林周凝视着眼前三十枚漆成黑色的核炮弹。系统界面在视网膜上闪烁:【浓缩铀装药完整度71%,引爆当量相当于1.2万吨tNt】。
\"真要动用这个?\"仓库管理员老金的声音发颤,
林周抚过弹体上的辐射标志:\"刘季的装甲集群明天拂晓抵近鹤岗,李世明的重炮已覆盖山海关。\"他忽然轻笑,\"你说,当量1.2万吨的‘烟花’,够不够给两只老狐狸贺岁?\"
当夜,山海关前线的加密频道突然响起林周的声音:\"郑司令,烟花已就位。\"
郑安宙盯着沙盘上逼近的红色箭头,手中攥着起爆器:\"等刘季的t-62过江心,李世明的指挥部进入射程就——\"
\"等等!\"通讯兵突然尖叫,\"无人机传回画面!刘季的装甲车在运送……平民?\"
屏幕雪花闪烁间,数百名衣衫褴褛的妇孺被铁链拴在坦克后面,像一道血肉盾牌铺满黑龙江的冰面。
\"这老畜生!\"郑安宙的拳头砸得电台火星四溅。
三百公里外,林周站在核弹发射井边缘,寒风吹散他手中的起爆密码本。纸页纷飞如雪,每一页都写着相同的经纬度——那是刘季与李世明指挥部的位置,也是三十五万平民的聚居坐标。
1月22日破晓,当第一缕阳光刺破辐射云时,山海关阵地的士兵看到了终身难忘的景象——三百个热气球从对面阵地飘来,每个吊篮里都堆满陈米和传单。
传单上印着林周的亲笔信:【今日停火十二小时,凭此券投降可领双倍口粮】。
刘季的装甲集群在米雨前停滞,李世明的重炮阵地响起此起彼伏的腹鸣。而真正的\"烟花\",此刻正静静沉睡在黑龙江底的铅棺中——林周最终没有按下起爆按钮。
\"给老子听好了!\"郑安宙的吼声响彻战壕,\"今天不打仗。愿意加入我们的请过江面,不愿意就打到你们愿意,\"
当第一个汉军士兵扔掉步枪冲向领米点时,冰封的黑龙江上,历史的车轮悄然转向。林周站在哈尔滨城头,望着如蝼蚁般汇聚的领粮队伍,忽然觉得手中没引爆的起爆器,竟比核弹更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