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总管赶忙跪地应道:“陛下教诲,臣铭记于心,定当遵照执行。”
在后宫,李隆基也要求妃嫔们减少首饰衣物的购置,提倡旧物利用、修旧如新。一位贵妃不解地问李隆基:“陛下,我大唐富有四海,为何要如此节俭?这些衣物首饰不过是区区之物,何需如此在意?”
李隆基耐心解释道:“爱妃,大唐虽国力强盛,但资源亦非取之不尽。节俭乃美德,若宫廷上下皆奢靡无度,何以教化天下百姓?朕希望爱妃能以身作则,为后宫树立榜样。”
贵妃听后,面露羞愧之色,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妾明白了,今后定会注意节俭。”
数日后,魏明将拟定好的诏令呈递给李隆基。李隆基审阅后,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此诏令甚好,即刻颁布天下。”
诏令颁布后,犹如一阵清风,迅速吹遍大唐的每一个角落。百姓们得知皇帝以身作则倡导节俭,纷纷响应。在长安的市井街头,一位经营绸缎庄的老板对伙计说道:“陛下都倡导节俭了,咱们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把大量丝绸用于奢华包装。从今天起,咱们简化包装,既能节省成本,又响应了朝廷的号召。”
在偏远的乡村,一位老者在家族聚会上说道:“如今皇上提倡节俭,咱们办喜事也别再铺张浪费了。省下的钱,可以用来供孩子们读书,或者改善家里的生活。”
然而,倡导节俭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一些地方,仍有少数人对节俭诏令置若罔闻,依旧铺张浪费。魏明得知后,立即派人前往调查核实。在一个县城,有一位富绅为儿子举办婚礼,大肆操办,酒席摆了数百桌,场面奢华至极。魏明的下属将此事上报后,魏明果断下令对该富绅进行惩处。
富绅得知后,急忙找到魏明求情:“魏大人,我只是想给儿子办个体面的婚礼,并无他意,还望大人高抬贵手。”
魏明严肃地说道:“节俭诏令已颁布天下,人人都应遵守。你身为富绅,更应以身作则,为百姓树立榜样。此次对你的惩处,并非针对你个人,而是为了维护诏令的威严,让天下人都明白节俭的重要性。”
最终,富绅受到了应有的惩处。此事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百姓们看到朝廷推行节俭的决心,纷纷引以为戒。
随着时间的推移,节俭之风在大唐逐渐盛行起来。宫廷开支大幅减少,后宫妃嫔们不再追求奢华的服饰首饰,而是以简约大方为美。民间婚丧嫁娶等活动也不再铺张浪费,节省下来的资源被用于兴修水利、修缮道路等国家建设之中。
在皇帝的带领和魏明的努力下,大唐不仅社会风气得到了净化,而且节省了大量资源,为国家的持续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家建设蒸蒸日上,百姓生活更加富足,大唐在节俭之风的吹拂下,愈发稳固地屹立于世界东方,续写着盛世的辉煌篇章。